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具有按压吸附结构的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面左右的两侧均开设有通槽,所述底板的顶面粘接有吸盘,所述吸盘的底端粘接有气管,所述气管穿过底板延伸至通槽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的侧面粘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侧面通过拉簧与通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滑动杆与铰接杆配合,促使两个滑板同时向左右两侧移动,然后促使气囊形变吸气,然后将需要充电的手机放置在底板的顶面,然后松开滑动杆在复位簧弹力的作用下,促使铰接杆带动两个滑板复位,促使通过气囊促使吸盘将手机的底面吸住,对其进行固定,保证装置充电的稳定性,实用性更好。
公开号:CN214337629U
申请号:CN202121492064.XU
申请日:2021-07-01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张文聪;刘晋菡
申请人:Guiyang University;
IPC主号:H02J7-00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按压吸附结构的无线充电装置。
[n0002] 随着科技的进步,无线充电技术愈发成熟,市面上出现一种具有吸附结构的无线充电装置,其将移动设备放置于具有吸附结构的无线充电装置的表面时,具有吸附结构的无线充电装置内部的感应线圈即可直接对移动设备进行充电。
[n0003] 现有的无线充电装置在使用过程通过直接将手机、平板等装置放置在充电装置上,然后对其进行充电,但在充电过程中一旦拿起移动设备,设备发生偏于进而容易造成充电中断,实用性不佳;且现有的部分无线充电装置不便对不同体积大小的手机、平板进行固定,实用性不佳。
[n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现有的无线充电装置在使用过程通过直接将手机、平板等装置放置在充电装置上,然后对其进行充电,但在充电过程中一旦拿起移动设备,设备发生偏于进而容易造成充电中断,实用性不佳;且现有的部分无线充电装置不便对不同体积大小的手机、平板进行固定,实用性不佳,而提出的一种具有按压吸附结构的无线充电装置。
[n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n0006] 一种具有按压吸附结构的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面左右的两侧均开设有通槽,所述底板的顶面粘接有吸盘,所述吸盘的底端粘接有气管,所述气管穿过底板延伸至通槽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的侧面粘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侧面通过拉簧与通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滑板的侧面与通槽的内壁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滑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抵触板,所述底板内壁的后侧活动插接有抵触块,所述抵触块的侧面活动套接有压簧,所述压簧的一端与抵触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压簧的另一端与底板内壁的后侧固定连接。
[n0007] 两个所述滑板相对的一侧铰接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的铰接处铰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侧面活动套接有复位簧,所述复位簧的一端与滑动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复位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两端与底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卡块的内壁与滑动杆的侧面滑动连接
[n0008] 优选的,所述吸盘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吸盘等距离呈矩形分布,保证吸盘对手机等装置吸附的稳定性。
[n0009] 优选的,所述抵触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抵触板相对的一侧均为斜面,通过抵触板增加装置对手机等装置夹持的稳定性。
[n0010] 优选的,所述铰接杆与滑动杆呈Y形固定连接,推动滑动杆配合铰接杆便于将两个滑板向左右两侧推动,便于将手机等设备取下。
[n0011] 优选的,所述抵触块由矩形块和两个圆杆组成。
[n0012] 优选的,所述卡块的形状为C形,且卡块在两个滑板的中部。
[n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n0014] (1)本实用新型通过滑动杆与铰接杆配合,促使两个滑板同时向左右两侧移动,然后促使气囊形变吸气,然后将需要充电的手机放置在底板的顶面,然后松开滑动杆在复位簧弹力的作用下,促使铰接杆带动两个滑板复位,促使通过气囊促使吸盘将手机的底面吸住,对其进行固定,保证装置充电的稳定性,实用性更好。
[n0015] (2)本实用新型通过滑动杆与铰接杆配合,促使两个滑板同时向左右两侧移动,然后将手机放置在底板的顶面,然后松开滑动杆在复位簧弹力的作用下,通过抵触块促使手机与底板的前侧抵触,然后松开滑动杆在复位簧弹力的作用下,促使铰接杆带动两个滑板复位,便于对不同体积的手机进行固定,实用性更好,且通过吸盘、复位簧、气囊等结构,对装置不慎掉落时受到的震动进行缓冲,到达保护手机的效果。
[n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n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n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
[n0019]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剖面图。
[n0020] 图中:1、底板;2、通槽;3、吸盘;4、气管;5、滑板;6、抵触板;7、抵触块;8、压簧;9、铰接杆;10、滑动杆;11、复位簧;12、卡块;13、气囊。
[n0021]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n0022]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n0023] 参照图1-4,一种具有按压吸附结构的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顶面左右的两侧均开设有通槽2,底板1的顶面粘接有吸盘3,吸盘3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吸盘3等距离呈矩形分布,吸盘3的底端粘接有气管4,气管4穿过底板1延伸至通槽2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气囊13,气囊13的侧面粘接有滑板5,滑板5的侧面通过拉簧与通槽2的内壁活动连接,滑板5的侧面与通槽2的内壁滑动连接,两个滑板5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抵触板6,抵触板6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抵触板6相对的一侧均为斜面,底板1内壁的后侧活动插接有抵触块7,抵触块7由矩形块和两个圆杆组成,抵触块7的侧面活动套接有压簧8,压簧8的一端与抵触块7的侧面固定连接,压簧8的另一端与底板1内壁的后侧固定连接。
[n0024] 两个滑板5相对的一侧铰接有铰接杆9,铰接杆9与滑动杆10呈Y形固定连接,铰接杆9的铰接处铰接有滑动杆10,通过滑动杆10与铰接杆9配合,促使两个滑板5同时向左右两侧移动,然后促使气囊13形变吸气,然后将需要充电的手机放置在底板1的顶面,然后松开滑动杆10在复位簧11弹力的作用下,促使铰接杆9带动两个滑板5复位,促使通过气囊13促使吸盘3将手机的底面吸住,对其进行固定,保证装置充电的稳定性,实用性更好,滑动杆10的侧面活动套接有复位簧11,复位簧11的一端与滑动杆10的侧面固定连接,复位簧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12,通过滑动杆10与铰接杆9配合,促使两个滑板5同时向左右两侧移动,然后将手机放置在底板1的顶面,然后松开滑动杆10在复位簧11弹力的作用下,通过抵触块7促使手机与底板1的前侧抵触,然后松开滑动杆10在复位簧11弹力的作用下,促使铰接杆9带动两个滑板5复位,便于对不同体积的手机进行固定,且通过吸盘3、复位簧11、气囊13等结构,对装置不慎掉落时受到的震动进行缓冲,到达保护手机的效果,卡块12的形状为C形,且卡块12在两个滑板5的中部,卡块12的两端与底板1的底面固定连接,卡块12的内壁与滑动杆10的侧面滑动连接。
[n0025]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者使用该装置时,通过向前推动滑动杆10,通过滑动杆10促使铰接杆9偏转,进而促使两个滑板5同时向左右两侧移动,然后促使气囊13形变吸气,然后将需要充电的手机放置在底板1的顶面,通过抵触块7促使手机与底板1的前侧抵触,然后松开滑动杆10在复位簧11弹力的作用下,促使铰接杆9带动两个滑板5复位,将手机夹持住,且通过气囊13促使吸盘3将手机的底面吸住,对其进行二次固定。
[n002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n0027]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权利要求:
Claims (6)
[0001] 1.一种具有按压吸附结构的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面左右的两侧均开设有通槽(2),所述底板(1)的顶面粘接有吸盘(3),所述吸盘(3)的底端粘接有气管(4),所述气管(4)穿过底板(1)延伸至通槽(2)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气囊(13),所述气囊(13)的侧面粘接有滑板(5),所述滑板(5)的侧面通过拉簧与通槽(2)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滑板(5)的侧面与通槽(2)的内壁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滑板(5)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抵触板(6),所述底板(1)内壁的后侧活动插接有抵触块(7),所述抵触块(7)的侧面活动套接有压簧(8),所述压簧(8)的一端与抵触块(7)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压簧(8)的另一端与底板(1)内壁的后侧固定连接;
两个所述滑板(5)相对的一侧铰接有铰接杆(9),所述铰接杆(9)的铰接处铰接有滑动杆(10),所述滑动杆(10)的侧面活动套接有复位簧(11),所述复位簧(11)的一端与滑动杆(10)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复位簧(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12),所述卡块(12)的两端与底板(1)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卡块(12)的内壁与滑动杆(10)的侧面滑动连接。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按压吸附结构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3)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吸盘(3)等距离呈矩形分布。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按压吸附结构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触板(6)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抵触板(6)相对的一侧均为斜面。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按压吸附结构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杆(9)与滑动杆(10)呈Y形固定连接。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按压吸附结构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触块(7)由矩形块和两个圆杆组成。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按压吸附结构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12)的形状为C形,且卡块(12)在两个滑板(5)的中部。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14337629U|2021-10-01|一种具有按压吸附结构的无线充电装置
CN209404646U|2019-09-20|手持电动工具与附件架的组合及附件架
CN110925541B|2021-04-13|一种具有自动锁紧功能的车载手机架
CN101091631A|2007-12-26|具有可拆卸地安装在框架内的主体的真空吸尘器
CN211127881U|2020-07-28|一种手机用支架
CN210123990U|2020-03-03|一种手机磁吸充电底座
CN212234307U|2020-12-29|一种手持式吸尘器通用靠架
CN213185569U|2021-05-11|一种手机充电器支架
CN110960144A|2020-04-07|一种升降充电座及吸尘器充电系统
CN211230915U|2020-08-11|一种无线充电风扇
CN213207187U|2021-05-14|一种电动车充电器用稳固结构
CN201219124Y|2009-04-08|手机充电装置
CN211481008U|2020-09-11|一种放置稳定的手机无线充电器
CN214604442U|2021-11-05|一种工业机器人防脱爪臂
CN213503882U|2021-06-22|一种免疫细胞体外扩增试剂盒
CN209767561U|2019-12-10|一种防掉落计算机数据网络外接网卡
CN209876465U|2019-12-31|一种手持式ZigBee终端
CN212729659U|2021-03-19|手持式吸尘器用收纳座
CN211263426U|2020-08-14|一种食品荧光检测装置
CN213636455U|2021-07-06|一种对讲机用充电防脱装置
CN209298915U|2019-08-23|吸盘无线充支架以及无线充电器组合
CN214626402U|2021-11-05|一种具有支架机构的充电器
CN210965221U|2020-07-10|一种组合式采血管放置架
CN214849462U|2021-11-23|一种连接稳固不易掉落的数据线
CN209842590U|2019-12-24|一种超细书写红外触摸屏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1492064.XU|CN214337629U|2021-07-01|2021-07-01|一种具有按压吸附结构的无线充电装置|CN202121492064.XU| CN214337629U|2021-07-01|2021-07-01|一种具有按压吸附结构的无线充电装置|
[返回顶部]